尊懷文教基金會/尊懷活水人文協會
尊懷成立於1995年,旗山一群熱心地方社區營造的夥伴,組織世代的團隊,透過出版書籍、導覽地圖、文化專書和相關體驗課程推展旗山的文化保存、生態調查、人文關懷。基金會更於於2008年成立台青蕉香蕉創意工坊,從香蕉、老產業建構旗山的主體性,發展出屬於地方的旅遊脈絡與深度走訪,讓小鎮產出新的產業可能。
小鄉社造志業聯盟
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高雄大旗山地區,2014 年,政府宣告莫拉克風災重建工作正式結束,歷經五年重建工作的夥成為一群有組織經驗、有資源運用能力的專業社區工作者,於是我們決定成立「社團法人高雄市小鄉社造志業聯盟」,集結在地的社區工作者、社區組織,持續在旗美九區進行社區的陪伴和培力工作,在追求美好生活力量的同時,也讓每個小鄉鎮找到活力與出路。
雞油樹下客屬文化發展協會
有別於一般吃喝玩樂行程外,可來此體驗旗山楠梓仙溪畔的客家聚落,居民在一百三十年前從美濃山越嶺再涉溪於此建庄定居,外圍擁有一大片台糖地包圍庄頭,目前種植了無患子林及鳳梨園和水蓮。
位於庄內唯一的廟宇「宣化堂」,是南部少有的傳統道教也是「鸞堂」,目前還是傳承祖先留下來的古老祭祀「扶鸞問事」。
早晨太陽從月光山升起,陽光照耀著幅員遼闊的農田上的美景,非常適合騎著單車或步行舊鐵道(自行車步道)追日享受慢活時光,也歡迎入庄體驗位於旗山河洛區域的傳統客家建築及製粄DIY和在地風土民情。
高雄市旗山區圓富社區發展協會
本社區位於高雄市旗山區,地理位置位於旗山區北方,占地約六平方公里。社區近年來經過資源盤點及田野調查,發現本社區有著豐韻的人文及特色,但卻乏人將其有效行銷,因此社區一群年輕人便開始著手參與,從微電影拍攝、產業發展、泥巴節開辦、單車路線輕旅行推廣等,開始翻轉農村社區的命運,將本社區多元的亮點呈現出來,其能將本社區的農村觀光產業提升起來,成為脫貧的社區。
糖廠社區發展協會
高雄市旗山區糖廠社區發展協會(以下簡稱為糖廠社區),南臨國道10號終點交流道,西臨旗山溪與旗山老街連接,北臨旗尾山,東與旗山區廣福里連接,為旗山區聯外的「中樞紐」,社區活動中心位於百年文化產業-『旗山糖廠』內。本社區擁有百年文化產業、豐富自然景觀、多元植物生態,站上旗尾山制高點可將高雄市、屏東縣、旗山溪美景盡收眼底,堪稱為高雄市的市外桃源。
果然紅農藝生活
透過藝術創作結合客家農庄,傳遞具有在地特色的美學生活。
「果然紅」的元鴻、佳蓉,原本都在都市上班,為了接手家鄉美濃的田地而成為返鄉青年。因為種植而認知到農業生產端的艱難現況,使他們開始思考農夫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可能性,因此在農忙之餘,致力於發展「農藝生活」的各種可能性。
透過藝術美學的重新詮釋,逐漸將美學融入客家農村的生活,並透過農事體驗、在地文化生態導覽、綠食育課程以及藝文展演等,尤其是「小孩趣市集」以及「小地藝術日」為主要重頭戲,以客莊農村生活為基礎,連結孩童食農教育、藝術創作、展演活動等,讓來訪的人們可以更深入認識在地的客庄文化特色,進而愛上與認同美濃的農藝生活。
永安老街門市為發展中心據點,向外延伸連結到各個現有場域及不同領域,以人為本,並維護當地生活樣貌與特色優先,期許能活水長流在此「永久安居」打造一餓個共存、共榮、共好、共享的社區樣貌。
美濃愛鄉協進會
1990年初因反對美濃水庫的興建,而在當地年輕人及士紳與臺灣社會各界支持下,於1994 年4月10日依法設立的「美濃愛鄉協進會」,為一非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並以「一場起於反水庫卻永無止盡的社區運動」為許諾,促進地方發展、提昇美濃地區教育、社會、生態、農村及文化生活品質為宗旨。近年更以「里山倡議」的精神為出發點,結合生產、生活、生態,以面對農業、農民與農村的問題。
高雄市田寮區崇德社區發展協會
崇德社區位於高雄市田竂區中北方,東與鹿埔相鄰,西與西德接界,南隔二仁溪與三和里毗鄰,北與古亭里接界,台28線貫穿本村。二仁溪蜿蜒環繞於東南方,眺望西南方,可欣賞大崗山的峰巒美景,社區幾為青灰泥岩的惡地地形的大自然展示場,泥火山的密度與具觀光度更是無處可及,著名的月世界即在本里境內。
月世界泥岩地質生態解說中心〈高雄市月世界人文協會〉
〈高雄市月世界人文協會〉創於101年6月,民國99年縣市合併後,市府為了推展觀光,月世界泥岩地質,再度獲得青睞,本會因運而生。服務內涵主要為導覽解說、觀光諮詢、地方生態特色的推展與維等。護解說中心的服務時間:每天上午10:00至下午5:00,每天均有值班人員,全年無休。
惡地農夫工作室(崇德早餐店)
「惡地農夫」是由惡地返鄉青年發起的平台,推廣臺灣西南部,這片光禿大地的生產X生活X生態。惡地指的是臺灣西南部這片猶如是月球表面的地方,人們給他一個美麗又淒涼的名字~月世界~。光禿的土地卻有豐富的生命力,惡地的芭樂、地瓜、芒果、番茄、放山雞及放山羊…還有群生命力旺盛~惡地上的好人:)
阿里港文化協會
阿里港文化協會是成立於西元1995年的文化性社團,不以營利為目的,純公益性質,透過在地的觀點從事人文歷史的探討及藝文活動的推廣,促進庶民生活的品質提升,以人文歷史、環境美化,藝文推廣為主軸,不求名利,只希望能帶給地方-故鄉阿里港一些改變,在潛移默化中,讓鄉親們的人文素養,在地的光榮感及能見度皆獲得提升。
茂林國家風景管理處
茂林國家風景區擁有極佳之縱谷景緻,特殊之地質環境,天賦之溫泉資源,多樣的人文文化,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及適合冒險刺激之戶外活動場地,賡續推動各項觀光建設及行銷推廣工作,引進民間參予投資觀光事業,有效營造本風景區為具有國際魅力之景點。
茂林國家風景區跨越了桃源、六龜、茂林等區,高山峻谷、曲流、瀑布、峽谷、溫泉等深入中央山脈,也是布農、魯凱等原住民的傳統居住地,擁有豐富自然資源和世界級的渡冬型紫蝶幽谷,吸引遊客尋幽踏青。部落裡還有石板屋、吊橋、人文祭典和特色美食,是體驗原民風情的勝地。
茂林紫蝶3D視聽館
紫蝶3D視聽館以生動的圖片和文字,介紹世界兩大越冬型蝴蝶-台灣的紫斑蝶和墨西哥的地王斑蝶。視聽館內可欣賞用了1年時間拍攝的紫斑蝶3D影片,在此遊客可以得到進入茂林國家風景區內眾多資訊,還可以感受紫斑蝶的生態與美麗。
高雄市荖濃平埔文化永續發展協會
荖濃部落位處於高雄六龜區台20線由南而北貫穿本區,是本區最主要的聯外道路。因為部落範圍狹長,所以居民也將聚落區分為頂荖濃〈頂濃〉和下荖濃〈下濃〉二部分。荖濃早期為大武壠族群部落,以芒仔芒社人居多,後來也因為遷徙、婚嫁等關係,加入少數布農、閩南、客家及新移民婦女居住,而實際居住於部落內人口以老人及小孩占多數。
荖濃部落內留下許多足跡,居民至今仍保留極高的大武壠族群認同,公廨和信仰祭儀式是最顯著的證明。本協會察覺到(大武壠)夜祭」凝聚了居民彼此的心,帶給居民力量,為保存此文化已向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申請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並已認定登錄。
高雄市寶來人文協會/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
「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位於高雄市六龜區寶來里,是高雄市寶來人文協會在莫拉克風災後成立的社區據點。
檨仔腳以生活、生態、生產為發展方向,推動災後重建、福利照顧、人才培育及產業發展,主要發展寶來陶、日作染、土窯胖、文化旅遊等產業。
於105年榮獲「國家永續發展獎」殊榮,108年寶來陶,榮獲「台灣優良工藝品認證」。檨仔腳不僅是一座工坊,更是一處落實人與土地連結、創見生活美學、發展台灣在地社會企業的家園。
交通部觀光局寶來借問站/聚寶來景觀休憩餐飲
日據時代派出所所保留下來的老樹廣場,百年老樹下的徐徐微風暢聽著寶來溪與荖濃溪的潺潺流水聲 倚靠著竹林大山下的綺麗景色,庭園中也能輕鬆漫步。一年四季,一日百色/鷹飛/鳥鳴/蟬叫/花香。
在早期老樹廣場是村民晚上閒暇之餘聚集聊天討論大小事的地方,聚寶來盼來到寶來溫泉觀光區的遊客都能在此有如聚集有一種言語,稱做山城花語, 又有一種幽靜,稱做山城小徑。
聚寶來景觀休憩餐飲,營造環境讓大家來聚集此地,提供結合寶來竹林休閒農業區及寶來社區特產梅子.愛玉的美食餐飲.手工藝品.農產伴手禮的經營環境。
(照片提供:甲仙愛鄉)
社團法人高雄市甲仙愛鄉協會
本會於95年成立,以協助鄉內社團發展並結合鄉內社團力量,配合行政機關資源共同促進地方整體發展為宗旨。關心甲仙的土地,環境,文化與人們。
山寨遊客中心 大樹社會企業
偏鄉發展與現今社會問題彼此相互影響著,在大樹農村同樣有許多社會問題急待改善,如農村觀光客走馬看花,無法深入認識體會到當地特色之問題,造成無法回流,以致農村觀光發展不利、偏鄉小農知名度低,僅能透過中盤商銷售,小農獲利空間仍然很低之問題、在地資源貧脊造成文創發展窒礙,使得大樹地區面臨特色無法顯著之問題,連帶也影響青年願意返鄉創業之意願,少了年輕人的農村雖擁有文化,但卻缺乏了年輕人的創意,無法結合農村發展文化,整合性的問題帶來大樹農村發展的瓶頸,這也成了「大樹社會企業」的創業動機與構想之來源。
舊鐵橋協會
當『鐵橋左岸,綠草如茵,人潮擁現』激發起右岸的我們,在輸人不輸陣下,自發性籌組成舊鐵橋協會。協會從草創初期不受政府關愛的眼神,及資源有限下,志工們並不因此而氣餒,我們一步一腳印,將原本是垃圾堆積的地方,漸漸整理出美麗的公園。這一股力量都是會員與志工們,歷經多少風吹日曬與辛苦灑下的汗水而換來的。
如今協會會員由關懷環保起步,整理環境、資源回收,到綠化橋頭堡等工作已具有成效。我們並不因此而沾沾自喜,還有許多有意義的工作等待我們去做,經協會會員討論開辦這份舊鐵橋協會雙月刊,借用文宣做為協會與民眾間雙向溝通的橋樑。一方面讓民眾瞭解人工濕地不只是處理水資源,它還有很多功能,如生活休閒、生態保育與護育、學術研究等,另一方面喚起民眾一起參與這塊園區環境保護等工作。
高雄市援剿人文協會
援剿人文協會創立於1995年,是當時高雄縣第一個立案的文史工作社區總體營造團體。結合高雄地區關心鄉土文化教育環境之人士,以文化保存、鄉土教育、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的保護為共同的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