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信仰
大樹臺灣天壇
臺灣天壇位於北大樹區,三面環山,與旗山、佛光山、里港接壤。臺灣天壇仿北京天壇,為樓高三層的圓型建築體,白色迴廊搭配紅色梁柱,綠頂覆以金色琉璃瓦,門口以九十九級臺階及兩座十二公尺高的石獅,迎接到來的民眾。天壇內供俸清水祖師、關聖帝君及玉皇大帝,可謂一莊靜清修之處。
土地伯公信仰
伯公是客家人對土地公的稱呼,源自客家人對土地的敬畏與感謝,美濃有將近400座的伯公壇,較著名者為開基伯公壇和庄頭伯公壇。開基伯公設於乾隆元年(1736年),象徵美濃移民最早開發的地點,及保佑墾殖順利的期望。庄頭伯公位於東門樓旁,廟後方有一棵老榕樹,也是最早期設立的伯公壇之一。伯公信仰不僅是美濃人的心靈依託,也是居民閒話家常、敦親睦鄰的好所在。
旗山天后宮與福德祠
相傳早期蕃薯寮(旗山一帶)的主要信仰廟宇為福德祠,建於乾隆年間,為旗山歷史最悠久的廟宇。福德祠位於市場老街內,廟內鑲有乾隆四十四年所刻之「奉憲嚴禁羅漢腳惡習碑記」,紀錄早期治安不佳、生存不易的社會現況,為旗山地區的重要史料。而旗山天后宮於嘉慶年間建立後,逐漸成為旗山的信仰中心。旗山天后宮主祀媽祖,左祀境主公、右祀註生娘娘,並有千里眼、順風耳兩位護法將軍,座下有山神座騎虎爺。旗山媽祖聖像為軟身設計,高五尺八吋,四肢關節可活動,方便穿衣。目前旗山天后宮已登錄為直轄市定古蹟。
照片資料來源:旗山天后宮提供
公廨
在六龜荖濃、甲仙小林等地,是西拉雅族群大武壠族的居住地,在此設立公廨,以祭拜阿里祖、太祖等祖靈,來維繫族群之間的信任、認同和傳統的重要的祭祀公設。公廨的設立採坐西朝東,鋪屋頂的主要建材為白茅;五節芒、箭竹,梁柱結構以刺竹、麻竹等製作,內有陶壺、陶杯等象徵女性的性徵的母系信仰信物,以檳榔、香菸、牲醴等物祭拜,室內陳設具平補族群的宗教特色,值得大家走入部落與公廨,體驗理解在地的文化內涵,感受西拉雅族群的信仰能量。
錫安山
錫安山意指「賜平安的山」,原是一處無人的淺山地型,1963年隸屬於臺南市的新約教會,在此開始選定為神的聖地,自成一國度。
山上奉行資源公用、公有的共產經濟模式,山上信徒的日常所需完全由集體提供,並有自己耕作、生產所需,自己辦設教育,目前已經形成為高雄地區特殊的宗教地景,目前錫安山也開始走入觀光與體驗,希望用這樣特殊的宗教經營,讓一般遊客理解和體驗錫安山的農產與內涵。
佛光山
佛光山位於高雄市大樹區,1967年由星雲法師帶領弟子共同建立,成為臺灣信眾最多、最負盛名的佛教聖地,自2001年起除周一外,皆開放參觀。「大佛城」為佛光山最具特色的建築,大佛全長120餘尺,全身金黃,面向東山日出,俯瞰高屏溪,四面為480尊接引佛所環繞,十分壯觀。每年農曆春節至元宵期間,是佛光山最熱鬧的時候,滿山的花燈,入夜更加閃耀而燦爛!
照片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臺灣采風提供,葉英晉攝
內門觀亭紫竹寺
內門紫竹寺建於雍正十一年(1733年),主祀觀音佛祖,紫竹寺的創建相傳是一郭姓移民將原籍信仰的觀音佛祖香爐攜帶來臺,並定居於南隅番子路上。自某天起,香爐會自動移至現今紫竹寺寺址,居民皆認定為神蹟,於是便在此地建寺,香火鼎盛。乾隆期間水師提督經過此處,見香水鼎盛便入寺跪拜,並賜匾「紫竹生春」,由此定名為紫竹寺。已建寺超過三百年紫竹寺是全臺觀音信仰的中心寺廟,每年農曆2月19日佛祖誕辰、6月19日佛祖得道與9月19日佛祖出家日,全臺各地香客紛至沓來,熱鬧非凡。
照片資料來源:內門紫竹寺粉絲專頁提供
鑾堂信仰
鸞堂又稱鸞門,是儒家用義理教化人民,為成立目的宗教組織,經常以「三恩主」,分別為: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有些廟宇還會搭配文昌帝君,來做為堂內的敬拜神明。有些鸞堂會自稱「如宗神教」、「聖教」等,會以通天「扶鶯」的儀式來傳達神意,當中在儀式中,正鸞人起乩,而後手持書筆、樹枝沙盤,寫下天意的教化,循循善誘眾生。
鑾堂在大旗山地區,主要存在於客家聚落,空間內多數以教化的詩詞、來生的畫面、甚至地獄的插畫,形成教化人向善的宗教空間,旗山的宣化堂、美濃廣善堂、杉林樂善堂三個據點再拓及龍肚、新威等聚落,形成區域內的鑾堂信仰體系,當中廟宇的細緻的壁畫、對聯和堂內的石雕、建築的樣式等等,都是臺灣宗教信仰重要的表現。
照片資料來源:地平線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聖若瑟教堂 (聖若瑟天主堂)
1959年由戴剛德神父委請義大利設計師設計的聖若瑟天主堂,為仿哥德式建築,外牆以洗石子呈現簡練感,正面最上方為耶穌立像,兩側則是仿歐洲文藝復興後期的對稱衛塔;中間立牆上綴有仿玫瑰花窗的浮雕及圓拱窗,側面則有連續的尖拱窗。早期一樓做為醫療所,二樓方為聖堂,目前一樓則改為辦公室。2001年於文建會舉辦的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中,聖若瑟天主堂榮獲當時高雄縣的榜首及全臺歷史百景的第21名。
內部不開放進入參觀